top of page

老張聊修行 (2) : 業障、冤親債主及拜懺

  • 作家相片: John Chang
    John Chang
  • 2020年3月18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業,乃思想驅動的行為,這些行為在未來會形成結果,也就是業報或果報,業與報之間有天然的因果法則。業與果報也是佛教的基礎理論之一,因為業而有了果報,所以就產生的「輪迴」的現象。 業的分類有三種: 善業,惡業及無記業。於一切眾生有利益的為善業。於自己有利益的,不利於眾生的為惡業。無記業是不善不惡的行為,譬如我們倒茶喝茶,這無所謂善與惡,這一類的叫無記業。 業有十善業與十惡業,分別是三身善業與三身惡業、四口善業與四口惡業和三意善業與三意惡業。 身三善業: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, 口四善業:不妄語、不兩舌、不惡口、不綺語, 意三善業:不貪欲、不瞋恚、正見, 另有導致投生地獄的「五逆」惡業:殺父、殺母、殺阿羅漢、破和合僧、出佛身血。 既然「業」為思想驅動的行為,所以佛教著重在於修心,於「心」的根本上來改善自己的行為,進而停止造惡業。修行到高深細微處,一絲一毫的起心動念都觀察的到,並即時的更正。 彌勒菩薩曾經回答釋迦牟尼佛問人有多少念頭,「一 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」,百千是單位,三十二億乘百千,等於三百二十兆,有這麼多念頭。每一個念頭都有物質現象,都產生業力,善念產生善的行為、善的果報及善的種子,惡念產生惡的行為、惡的果報(業障)及惡的種子。 所以,我們於輪迴的生生死死中產生了多少的惡念?又有多少惡念成了惡行,而在過去世、現在世及未來世成了我們的業障呢?我們的惡行又傷害了多少眾生而成了冤親債主呢?實是難數窮盡。「地藏菩薩本願經 如來讚歎品第六」如是說:...南閻浮提眾生。舉止動念。無不是業。無不是罪。何況恣情殺害。竊盜。邪淫。妄語。百千罪狀。...

ree

惡念產生惡的行為且造成了業障,而被傷害的眾生就成為了冤親債主,當因緣成熟的時候,業障及冤親債主現前,變成了阻礙、災難、疾病。冤親債主不是只有好兄弟,父母、兄弟姊妹、朋友、主管同事、路人甲、甚至於你身體裡面的細胞,都有可能因為因緣成熟而成為你的冤親債主。 業障與冤親債主要如何化解呢?關鍵在於我們的心,一顆懺悔的心。並修持懺悔法門來化解累世的業障與冤親債主。 大乘佛教和金剛乘(密宗)中存在著多種懺悔法門,如水懺、水陸懺法、梁皇寶懺、地藏懺法、八十八佛禮懺法門、百佛名懺法、藥師懺、金剛薩埵百字明咒、佛頂尊勝陀羅尼懺法等等。老張推薦拜法華懺,因為拜法華懺簡單,可以在家裡修持。 老張聊修行 (3) : 法華懺的拜法與功德 法華懺 全文 高僧大德分享 念力的秘密分享 淨空法師講述 http://book853.com/wap.aspx?nid=2412&p=1&cp=3&cid=33 淨空法師法語(二十三)善業、惡業、無記業 http://www.book853.com/show.aspx?id=2477&cid=159&page=11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